在平凡的岗位上闪闪发光
——记滁州市文明家庭胡学红家庭
胡学红拥有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小夫妻俩和一双儿女。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全家人用自己的勤劳、相互理解守护着最真实的幸福。结婚九年多,小夫妻俩共同努力,建立起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女儿勤奋聪明、热情好客,儿子活泼可爱。该家庭于2021年获评滁州市“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爱岗敬业,力争共同进步。丈夫李习军是渔业渔政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平时工作中受到群众、同事的一致称赞和好评。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丈夫包保了5户贫困户,在党委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发扬共产党员优秀传统和作风,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守好初心,担好使命,真抓实干,确保所包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贫困户纷纷表示对党和政府的感谢,真正是赶上了发展的好时代。同样是在2020年,淮河发生了流域性较大洪水,李习军所在单位不仅要确保渔业资源不受损失,还要参与防汛抗灾,而李习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身先士卒,率先报名参加防汛抗灾,驻扎在淮河大堤上一去就是两个星期,直至洪水退去。灾情缓解,从大堤上下来后又迅速投入工作岗位,连着将近一个月也没有见上孩子一面,孩子们吵着要见爸爸,只好视频聊天以解相思。当孩子们见到爸爸穿着迷彩服站在党旗下的合影,说到爸爸真帅,以后要向爸爸学习为国家做贡献。
虽然小夫妻两地分居,但是能心在一起,共同进步,胡学红作为信访局的工作人员,也是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哺乳期合理安排时间坚守在文明创建的岗位上,在路口做文明劝导。同时胡学红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已经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希望今后能像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给孩子们做一个表率。
尊老爱幼,彰显传统美德。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是每个人的职责和义务。老人辛劳一生,晚年理应享受生活。节假日回老家看望老人,陪老人外出游玩,胡学红夫妻俩经常给老人讲些单位、社会上发生的一些趣事,排解老人的寂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要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锻炼他思考问题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小夫妻俩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文明和谐家庭。
勤俭节约,注重绿色环保。随着我国的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各种铺张浪费之风,污染环境之行也愈加严重。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胡学红一家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用实际行动反对浪费,崇尚节约,坚决抵制这种不良之风。在日常生活中,夫妻俩能做到从不浪费,并经常教育孩子食物的来之不易,引导孩子从小养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好习惯。在绿色环保方面,一家人也能严以律己,尽量不使用方便袋,买菜都是带着菜篮子,对于垃圾能做到分类投置。孩子们的环境意识、生活习惯正是从这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