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一批次全椒县新时代文明实践 志愿服务典型揭晓
日前,经专家评审会评选,2021年第一批次全椒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揭晓。其中,最美志愿者10个,最佳志愿服务组织6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8个,最美志愿服务社区2个。
最美志愿者:
唐先义,男,1934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全椒县石沛镇周岗烈士陵园义务讲解员。唐先义自幼受红色熏陶,18岁主动报名参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保家卫国。1966年,从部队复员的他不忘初心,把“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作为自己的使命。50多年来,他风雨无阻,每逢清明、七一等重大节日节点都会到全椒县石沛镇周岗烈士陵园,义务为前去吊唁的人们讲解当地红色革命故事,累计宣讲1000多场,受益群众达4万余人。
汪春冰,男,1972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全椒县石沛镇白庙村卫生室村医。汪春冰在最基层最艰苦的乡村医疗卫生岗位上默默坚守了整整28年,他关心关爱村里留守老人和儿童,长期开展爱心义诊帮助他人,平均每日诊治6-8个患者,累计诊治过患者7.9万人次,走过山路13.6万公里。
陈 群,女,1982年9月出生,全椒县四季莱茵大地幼儿园的园长。陈群热心公益事业,长期参加志愿服务,她组建“青苗”志愿服务队,带动身边人参与志愿服务。作为一名“育苗师”,她关心关爱幼儿成长,组织爱心义卖,资助10多名困难儿童;积极参与疫情防控,连续20多天为一线人员送姜汤和点心,温暖人心;防汛期间,她带领志愿服务队前往古河居民安置点,安置安抚受灾村民,帮助村民重建家园。
朱思雨,女,1995年3月出生,全椒县古城小学教师。她所在的学校地处老县城区,许多学生家长长期在外务工,学?!傲羰囟钡氖咳找娴菰?。这些孩子基本由年迈的老人照看,普遍存在情感缺失和家教缺位现象。在工作初期,她便自愿加入到古城小学“爱心妈妈”志愿团队中,采取多种形式,从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入手,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と恕F咀耪夥葜粗图崛?,给“留守儿童”营造了一个健康成长环境,帮助“留守儿童”走出阴霾,走向成功。
张银花,女,1979年3月出生,全椒县银花家庭农场场长。2013年毅然放弃了北京百万稳定收入的安逸生活,回到全椒老家,在十字镇陈浅圩区承包了1000亩地,当起了职业农民?;叵绾?,她通过吸纳村民务工就业,义务给予村民技术指导,带动乡邻共同致富。几年来,她的家庭农场每年吸纳村民务工2000人次,在她无私的指导帮助下,3户贫困户成功脱贫,示范带动帮助周边地区100多户搞起了稻虾连作养殖。并从2015年开始,身体力行做起了一名脱贫攻坚、乐于助人、乡村振兴的志愿者,现在她的银花家庭农场更是成为十字镇乡村振兴助力军。
高 斌,男,1967年1月出生,全椒县古河镇石涧行政村村民。他被村里人形象的称为“活雷锋”。他乐于帮助邻里,长期义务为农村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众送去生活用品,传递温暖;他热心乡村公益事业,利用专业特长义务修桥补路,方便他人;2020年防汛期间,他舍生忘死,不计个人得失,主动加入抗洪抢险救援队伍,协助救援受灾村民200多人。
李园园,女,1990年9月出生,全椒县社会福利院工作人员。2011年6月工作至今,她始终不忘为在院老人和儿童服务的初心。社会福利院里入住的都是城镇“三无”老人和被遗弃的孤残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迫切需要社会的关怀和帮助。在县社会福利院工作的日子里,她每天照顾老人和儿童,与他们亲切地交谈,了解他们的需求,解决他们在生活、医疗和学习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经常利用周末休息时间陪孩子做游戏,陪老人聊聊天,成了他们贴心的“大姐姐”。
袁正权,男,1967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全椒县振全食品厂负责人。他热爱家乡热土,心怀感恩之心,在发展创业的同时,始终牢记“致富不忘乡邻,真情回报桑梓”的初心和承诺,积极参与公益事业,15年来,他帮助孤寡老人、五?;У壤讶褐?000多人,累计捐赠各类物资60多万元,他创办的全椒县振全食品厂带动了60多名村民和下岗职工就业增收。2021年7月,河南郑州遭遇特大暴雨,袁正权连夜带着全椒县爱心企业捐赠的100多万元物资驰援郑州,连续两天不眠不休,视频被传到网络,引起广大网友广泛关注和点赞。
赵 昉,女,1972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全椒县矛盾调解中心专职主任。扎根基层司法所工作近20年的赵昉有着丰富的调解经验。2017年,年过四旬的她勇挑重任,担任全椒县矛盾调解中心(县级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专职主任,奋力开拓矛盾纠纷调解 “主战场”,探索创新“三调联动、多调对接”工作机制,构建全县“1+N”大调解工作格局,为推动全县县域社会治理效能提升提供实践支撑。
邹多芝,女,1971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全椒县襄河镇城东社区党支部书记。作为一名社区党支部书记,邹多芝时刻心系群众,帮助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改善人居环境、关爱困难老人、解决实际困难,受到群众交口称赞。她是孩子们心中的好阿姨,同辈人口中的好大姐,长辈眼中的好闺女。工作中,她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城东社区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全椒“90后青年宣讲团”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9年,队员是来自全县各个领域政治立场坚定、宣讲经验丰富、个人事迹突出的90后,他们当中有援鄂医疗队队员、乡镇干部、还有青年宣讲能手。宣讲团积极拓宽宣讲阵地,创建“青年课堂”“初心讲堂”“云上讲堂”“流动课堂”等“四堂”理论宣讲阵地,创新宣讲形式,通过短平快“微宣讲”、巡回式“文艺演出”、小故事“生动说”等形式的“青言青语”,宣讲党的理论、传播党的声音,累计服务时长2159小时,惠及群众1万余人。
全椒县“河小青”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8年12月,注册志愿者50名,志愿者主要来自水利系统职工和中小学生,志愿服务范围主要是全县110座水库和18条中小河流。志愿服务内容主要是组织志愿者利用工作、学业之余参与治水护水知识宣传和护河巡河志愿服务活动。自成立以来,已累计开展户外宣传、清河护河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次,累计服务时长5000余小时,人均服务时长约100小时,成为推深做实河湖长制的一支新生力量。
全椒县“1054”救援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是由一群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有志共同建立民间应急救援力量的志愿者组成的,队伍于2019年成立,2021年正式在系统里注册。是应急救援领域的专业化社会组织,除了对急需救助者进行救助,还经常性的向公众普及应急救援管理知识,培养公众的安全减灾意识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救援队共有队员13名、预备队员20名、志愿者70人(志愿者经过培训、考试、演练合格→预备队员经过培训、考试、演练合格→队员),救援拖车1辆,救援艇2艘,并配备个人防护装备、消毒消杀设备、水域搜救器材、山野搜救器材等。队伍成立以来,全体1054救援志愿服务队队员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无偿为社会提供救援服务”原则,始终坚守初衷,随时待命应对各种紧急救援。累计参加各类救援、演练7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5000人次。
全椒县税务局“小税滴”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于2018年9月成立,由全椒县税务局全体工作人员组成。服务队志愿者人数占单位在职员工人数的100%。实现了全员都是志愿者,他们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传递爱心,服务社会,文明共建”为宗旨,以“真诚的心,平凡的事,简单的爱”为信念,开展了义务税法宣讲、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税务志愿服务江淮行、交通劝导、无偿献血、扶贫帮困、助残敬老、慰问困难群众、人居环境整治、环境?;ば纫幌盗兄驹阜窕疃?,截止目前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累计服务时长20159小时,服务群众达10000余人次,在参与社会、服务社会方面取得良好社会效应的同时更是助力提升了全椒的文明形象。
全椒县应急管理局“铸安”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9年3月,志愿服务队队员主要由全椒县应急管理局机关干部职工组成,同时吸纳社会上各行业领域安全专家加入队伍提供安全生产等指导服务。志愿服务队以提高全民安全素质为目的,积极开展各项安全生产志愿服务,奉献爱心、助人为乐、服务社会,为人民群众送安全。志愿服务面覆盖了企业、社区、学校、镇村、县直各单位,累计服务时长4277小时,惠及群众达10000人次。
全椒县宝林社区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8年3月,该服务队坚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服务理念,紧紧围绕构建“和美宝林”,扎实开展文明创建宣传、关爱老弱病残、安全生产宣传、环境整治、防疫抗疫等志愿服务活动。自成立以来,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50余次,服务群众近2200人次,服务总时长786小时,将爱心洒满社区每一个角落,社区居民都夸他们是“全能”志愿服务队。
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城南社区“幸福里”调解超市志愿服务项目,全椒县襄河镇城南社区紧密围绕“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开展工作。以社区、居民及志愿者三方需求为导向,根据社区辖区内人口密集度高,人口流动量大,外来人口多、矛盾点多等特点,主动探索拓宽志愿服务内容和范围,改善邻里之间和睦、和谐人际关系,积极开展了“幸福里”调解超市志愿服务项目。2019年以来,该项目累计调解各类矛盾服务群众2230人次,志愿服务时常逾500小时,有效减轻了社区一线工作者的工作压力,缓解了邻里之间的不和谐和矛盾,展现了窗口单位文明形象,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道德模范“星火燎原”志愿服务队“假日红”高铁站志愿服务项目,“假日红”高铁站志愿服务项目是由全椒县道德模范“星火燎原”志愿服务队发起的,主要是针对全椒高铁站来往旅客量大、旅客类型多样等特点开展的转乘指引、搬运送站、重点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全椒高铁站是全椒县境内最大的交通枢纽,虽只是县城一个火车站点,但每天南来北往的高铁络绎不绝,旅客人流量正常情况达到150万人次/每年,平均一天大概4000多人次。自2017年“假日红”项目实施以来,累计服务旅客近40万人次,服务总时长近90000个小时。在提高全椒高铁站服务质量的同时也向旅客们展现了全椒文明志愿服务的形象,获得广大旅客一致好评。
二郎口镇“遗韵二郎”文艺志愿服务项目,从2018年开始,在二郎口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二郎口镇“遗韵二郎”文艺志愿服务队成立,队伍囊括镇各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及项目表演队伍,以及广场舞、合唱队等几只草根文艺队伍。项目以二郎口镇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通过“非遗”文艺演出、“非遗”项目培训、研习、“非遗”项目宣传推介等活动,推动二郎口镇非遗?;?、传承,不断满足二郎口镇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新需求。截止目前,开展“非遗”文艺宣传推广活动100余场,文艺志愿演出160余场次,举办研修、培训会20余期。
道德模范“星火燎原”志愿服务队“好人帮帮团”志愿服务项目,在全椒县,有一支由各级好人和道德模范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它就是全椒县道德模范“星火燎原”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以热心志愿服务获得社会广泛赞誉,多次受到各级表彰,曾当选2018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每年志愿服务队都会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各种志愿服务项目,其中一直不变的就是“好人帮帮团”志愿服务项目。此志愿服务项目自2018年底开展以来累计帮助各类10000余人,累计服务时长3000小时。
六镇镇“手狮舞”非遗文化传承志愿服务项目,六镇手狮灯至今约有两百多年的历史,2019年5月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第六批。为了更好地传承非遗传统文化,六镇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非遗文化传承人韩正平老先生走进校园利用孩子们寒暑假的时间手把手教学,让孩子们充分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让非物质宝贵文化遗产扎根在孩子们得心里。让手狮灯进校园不仅能够让非遗文化得到传承也让能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特别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业余时间无人看管问题。非遗小小传承人们多次参加非遗展演并获奖,例如每年“走太平”期间,组织“手狮灯”节目参加“走太平”民间文艺表演演出,已成为“走太平”活动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深受各界游客喜爱。
文联“福联万家”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全椒县“福联万家”文化志愿服务项目起航于2006年,由全椒县文艺志愿服务队组织实施,本着“弘扬传统文化·志愿服务群众”的宗旨,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春节文化为重点,宣传国家大政方针累计参与1500余人次,行程8000多公里,现场书写赠送春联和“?!弊?0余万幅。开展传统文化志愿服务120余场,受益群众逾20000人。
数据资源局“全舒心”智慧助老志愿服务项目,为了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智慧生活,全椒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志愿服务队于2019年底发起了“全舒心”智慧助老志愿服务项目。自项目开始以来,坚持开展各类帮助老年人享受便捷智能生活的志愿服务活动,已经与全椒县21个村/社区、5家养老中心和2家医院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累计开展活动110场次,惠及老年人1093人。帮助他们学会在手机申请办理高频政务服务项目3-5个,能够熟练出示安康码,学会办理基本的生活缴费,跨越数字鸿沟,享受互联网智能给日常生活带来的种种便利。
教体局“守望阳光”志愿服务项目,“守望阳光”志愿服务项目,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协同各部门力量,把握教育教学规律,创新工作方法,聚焦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生命安全,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项目于2019年8月应运而生,“守望阳光”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项目依托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充分利用站内资源开展心理咨询和疏导志愿服务活动,多次走进学校开展团体辅导活动,利用节假日和双休对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咨询和疏导约120余人,累计受益约500余人次。
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襄河镇襄河社区,全椒县襄河镇襄河社区有人口约10421人,注册志愿者1653人,占户籍人口15.86%。近年来,襄河社区团结带了广大志愿者立足社区实际,不断完善自身建设、吸纳专业人才,广泛开展关爱青少年成长、关爱老年人、文化文艺乐民等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并不断丰富和创新志愿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拥有“爱心教育”“移风易俗”等5支志愿服务队,有“和谐襄河 美满家庭”“关爱老人 健康永远”“姐妹手牵手 幸福有奔头”等志愿服务项目,每年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70余次,受益群众超5000人次,受到辖区群众广泛好评。同时在辖区内营造了浓厚的文明氛围。促进了社区和谐稳定发展。
襄河镇南屏社区,全椒县南屏社区地处全椒县城以南,辖区面积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1538人,注册志愿者1731人,占户籍人口15%。近年来,南屏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把“志愿服务”与社区工作有机结合,让“志愿服务”基层站点建设在强化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志愿服务理念,开展了一系列有实效有特色有创意的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开展活动480余场,受益群众达10000人次。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为创建和谐文明社区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