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发展特色产业 改善人居环境 推动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今年以来,全椒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因地制宜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新模式新途径,着力培育和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持之以恒加大投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朝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迈进。
入秋时节,全椒县二郎口镇太平村3000多亩薄壳山核桃郁郁葱葱,硕果累累,不久将成熟进入采摘季。造林企业华晨公司组织20多名工人正在对林间套种的红叶石楠进行修剪。今年70多岁的魏朝枝曾是村里的一个贫困户,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他顺利脱了贫。这两年,身体硬朗的魏朝枝和老伴常年在这个基地务工。他和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的收入要比以前翻了两三倍。魏朝枝说:“我家本来做了十几亩田,每年的收入只有1万多元,自从华晨公司(来了后),我们田流转给他,现在我们每年在这里面打工,(务工)收入,包括土地租金,我们要达到4万块钱。”
几年来,华晨公司在太平村共流转土地3500亩发展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俱佳的薄壳山核桃产业,目前已进入初果期,预计今年可产薄壳山核桃约40吨。另外,林下套种的精品绿化苗木今年秋季陆续对外销售,预计今年的销售额约1000万元。企业在发展薄壳山核桃产业的同时,也给当地和周边的农村剩余劳力提供了就地就业务工增收的机会。
安徽华晨农业科技有限公总经理马国斌向记者介绍:“我们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也充分发展林下经济。发展林下经济有两个好处,一个是短期内,用林下经济的收入来支撑薄壳山核桃产业的发展。同时通过林下经济来套种,也可以增加更多的务工机会。我们累计为周边的近200户农户带动就业,其中长期在我们公司务工的近80人,户均增收在1.5万元。我们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通过发展产业带动老百姓来共同致富,这样也为乡村振兴来做一些很好的推动”。
据了解,目前,全椒县发展薄壳山核桃连片种植100亩以上的基地面积7万亩,位居全国县级规模之首,造林公司和大户82家,带动了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力就地务工,走上了持续增收的致富路。
近年来,全椒县加大对农业特色产业的引导扶持力度,在项目申报、资金奖补、人才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一只虾、一粒米、一粒果”已成为全县的农业主导产业。此外,水产养殖、果蔬种植、林苗培育等特色产业在遍地开花,全县94个村基本实现“一村一品”。
在聚焦“产业兴旺”的同时,全椒县还聚焦“生态宜居”,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县计划今年建设50个左右自然村整治示范点,目前已建成示范点30个。深入推进三大革命。今年计划改厕1100户,已建成1140户,占计划的103%。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所有乡镇政府驻地和已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全覆盖并正常运行。二郎口镇下陶村大胡组经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后,彻底改变了以往“脏、乱、差”的现象,如今,水泥路通到家门口,路口也装上了太阳能路灯,家禽家畜不再散放养殖,家前屋后的菜地也用栅栏隔开,村庄变得整洁有序了,村民的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山水资源,以及已建成的美丽乡村,全椒县还着力做好农旅结合文章,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推动乡村振兴。位于全椒县西部山区的大墅龙山旅游度假区,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迎来了包括南京、滁州、合肥等地的游客。人们在这里欣赏美景、品尝农家菜、体验民宿,感受乡村旅游的快乐。
据了解,今年前8个月,这个景区已接待包括长三角地区的游客7万多人,当地的特色农副产品不仅畅销,还能卖上好价钱。
在推动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的同时,全椒县还聚力推动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加快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红红火火、有滋有味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