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岗镇:让党旗在防汛救灾一线高高飘扬
在官渡滁河大堤的沿线,一面面党旗迎风飘扬,党旗旁的应急帐篷像一座座的堡垒坚挺有力,在汛情面前,官渡村的党员同志们以情怀和担当擦亮那抹红色。7月中下旬,雨水来势汹汹,仅7月18日当天降水量就达112毫米,滁河水位频频逼近警戒线,大堤防线告急。地处滁河沿岸的官渡村防洪战线约12公里,防汛压力巨大,守好河堤,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时间成了官渡村全体党员干部的首要职责,容不得丝毫疏忽和懈怠。
7月18日,官渡村在家的党员们积极响应党总支号召,迅速成立河堤排查队和应急抢险队,50多名党员在滁河大堤、如意河东西两岸轮岗执勤,按照一字排开、十米为距的方法对河堤进行全面排查,新成立的应急抢险冲锋更是队迎难而上、应险作战。大事难事看担当,从“给我上”到“跟我上”“我先上”,这抹红色已成为防汛救灾的中坚力量。
7月20日14凌晨,如意河西岸出现管涌,冲锋队赶到现场,既是队员又是老党员的周国平发现有泥沙涌出,立即组织抢险人员抛撒碎石进行封堵,由于水太深,根本看不到底。此时情况危急,一旦如意河水穿堤,漫了出来,圩区内几千人的村庄、近万亩良田都将被淹没。周国平当机立断:下水探底!只见他打着赤脚,光着膀子,没有丝毫犹豫地跳进几米深的河水中,虽是夏天的雨夜,但河水依旧冰凉。他仿佛感受不到寒冷,只是不断的用脚试探着管涌洞口的具体方位和大小,探完这个探下一个,近1个多小时才探测结束,他气喘吁吁地从河里爬上来,抖抖水就立马指挥大伙精准的往管涌处适量填补碎石袋,两个小时候后,管涌险情最终得到控制。
汛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官渡村防汛抢险一线上,不断涌现出周国平这样舍身救险的先进典型,其中有年过半百仍一往无前、身患疾病仍不忘报党恩的贫困户王世银;有日夜坚守一线、心系大堤的“不回家书记”陈少兵;有不怕苦不怕累、勇敢挑起重担的年轻干部周健、鲁飞、乔玉清……滔滔洪水中,那一抹鲜亮的红色总在昂扬,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党组织的号召和党员同志的带头作用下,自发集结在防汛一线,和前来支援的部队官兵一同抗洪水、保家园。(胡晓萍 张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