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县完成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目标
时间:2019-11-12 17:00:04
来源:
全椒县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以维护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和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为目标,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服务弱势群体,大力拓展法律援助覆盖面。截至目前,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730件,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结案率达到90%。
一是强力整合资源,建成“一站式”服务中心。按照“资源整合、临街落地”便民目标,构建县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在县政务中心建成集合“法律援助”、“接待咨询”、“法制宣传”、“律师服务”一站式司法行政服务中心,为办事群众提供“一站式”“窗口化”的综合性法律服务。在镇村两级整合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等职能,设置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点,”。在村便民服务中心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窗口,设立标准化法律顾问室、调解室,让群众便捷享受家门口的服务,积极推进平台延伸,真正将公共法律服务送到群众身边。目前,全县10个镇级司法行政工作站建设完成,114个村级公共法律服务点完成挂牌,在全县实现“县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覆盖。
二是优化线上平台,实现“零距离”高效服务。充分运用“互联网+法律服务”,对全椒县法律服务事项权利运行清单进行更新梳理,全方位公示办事流程图、办事程序、办事材料等内容,落实全流程网上办理服务事项,实现线上好办事的终极目标;充分运用“12348”法律服务热线,通过法律咨询、援助申请、有效指引等服务,为群众提供全天候服务;建立法律援助、公证服务预约工作机制,群众可以提前在政务中心系统预约服务,双休日也可提供法律服务,对老年人、残疾人开展上门服务,进一步完善网上预约、网上办事、网上服务、网上查询等功能,通过“网上受理+现场办结”模式助力实现群众“最多跑一次”,力争让群众“最多跑一次”成为“日常状态”。
三是简化办事流程,深化“跑一次”办完事模式。通过办理流程再造,精简办事材料、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事时间,健全首问首办责任制和来电来访值班日志制,实行全程跟踪负责制度,要求经手工作人员负责到底,避免群众“再跑一次”;梳理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最多跑一次”目录清单,通过优化办理时限,简化审批环节,变“承诺件”为“即办件”,切实提高窗口事项办结率,逐渐实现全程在线“零跑动”服务;对确需提供纸质材料的审批事项,加强与业务主管部门的对接,在日常管理中已经掌握相关情况的前提下,允许当事人通过邮件寄送材料,或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核查收集材料,实现申请人“零上门”就能完成审批事项,实现法律服务“最多跑一次”全覆盖目标,积极回应民生诉求。
一是强力整合资源,建成“一站式”服务中心。按照“资源整合、临街落地”便民目标,构建县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在县政务中心建成集合“法律援助”、“接待咨询”、“法制宣传”、“律师服务”一站式司法行政服务中心,为办事群众提供“一站式”“窗口化”的综合性法律服务。在镇村两级整合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等职能,设置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点,”。在村便民服务中心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窗口,设立标准化法律顾问室、调解室,让群众便捷享受家门口的服务,积极推进平台延伸,真正将公共法律服务送到群众身边。目前,全县10个镇级司法行政工作站建设完成,114个村级公共法律服务点完成挂牌,在全县实现“县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覆盖。
二是优化线上平台,实现“零距离”高效服务。充分运用“互联网+法律服务”,对全椒县法律服务事项权利运行清单进行更新梳理,全方位公示办事流程图、办事程序、办事材料等内容,落实全流程网上办理服务事项,实现线上好办事的终极目标;充分运用“12348”法律服务热线,通过法律咨询、援助申请、有效指引等服务,为群众提供全天候服务;建立法律援助、公证服务预约工作机制,群众可以提前在政务中心系统预约服务,双休日也可提供法律服务,对老年人、残疾人开展上门服务,进一步完善网上预约、网上办事、网上服务、网上查询等功能,通过“网上受理+现场办结”模式助力实现群众“最多跑一次”,力争让群众“最多跑一次”成为“日常状态”。
三是简化办事流程,深化“跑一次”办完事模式。通过办理流程再造,精简办事材料、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事时间,健全首问首办责任制和来电来访值班日志制,实行全程跟踪负责制度,要求经手工作人员负责到底,避免群众“再跑一次”;梳理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最多跑一次”目录清单,通过优化办理时限,简化审批环节,变“承诺件”为“即办件”,切实提高窗口事项办结率,逐渐实现全程在线“零跑动”服务;对确需提供纸质材料的审批事项,加强与业务主管部门的对接,在日常管理中已经掌握相关情况的前提下,允许当事人通过邮件寄送材料,或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核查收集材料,实现申请人“零上门”就能完成审批事项,实现法律服务“最多跑一次”全覆盖目标,积极回应民生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