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户多残困难多 脱贫致富靠双手
现年68岁的王敬由,左下肢3级残疾,全椒县十字镇界首村刘石组人。
曾今当过20多年的生产队民兵排长,老伴赵胜勋年轻时在生产队担任多年的妇女主任。夫妇俩当年为了忙于生产队的事情,唯一的儿子小的时候无人看护不小心掉入水塘里,由于抢救不及时留下脑瘫后遗症,导致智力残疾3级。之后为了给儿子治病,又由于家里地少,他和妻子不分昼夜地劳作挣钱,好不好不容易儿子长大了,为了传宗接代给儿子娶了个媳妇??墒窍备救⒘嘶乩瓷烁鲋橇Σ屑驳乃锱?,人却跑了。老夫妇俩只好带着残疾儿子和残疾孙女艰难的生活。
儿子王德传,1973年出生,孙女王芸1997年6月出生,父女俩人从未上过学念过书,均智力残疾3级,生活难以自理,更不会干活。也许是命运的捉弄,长期的劳累使老王又患上了脑梗塞致使身体偏瘫,虽然康复了行走还是不便,经过县残联申请鉴定残疾4级。老伴也患有长期慢性病,俩人一直依靠药物治疗,医药费用开支较大,再加上缺少能干的劳动力,家里的生活很快走上了下坡道,生活异常贫困。
2015年通过精准识别,王敬由一家成为第一批享受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建档立卡对象。
2016年春,县残联扶贫基地负责人陈良枝通过县残联的就业养殖培训了解到王敬由一家的生活状况后,他邀请王敬由来到自己的养殖场,边干边学。半年后,王敬由带着陈良枝无偿赠送的一头老母猪回到家开始了自己的养殖生涯。年底老母猪终于下了18头猪崽,陈良枝为王敬由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指导、饲料的配给和资金的帮助,当年的一窝猪崽让王敬由赚了一万多元。在老母猪即将下崽的日子里,为了防止老母猪压死小猪崽,近一个星期的晚上老伴忍着猪圈的恶臭和刺痒在猪圈内陪着老母猪睡觉,直到老母猪顺利产下猪崽。
自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也经过县残联和帮扶人员的多次深入与王敬由沟通交谈,不断鼓励他靠自己双手脱贫致富。也由于扶贫基地负责人-----多重残疾人陈良枝的创业事例,王敬由和妻子俩人决定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决定靠勤劳双手奋斗,意志坚定要摘掉贫困户帽子。也为了不辜负党和政府大好政策的恩泽,以及一家人能早日摆脱贫困,过上小康生活,他鼓足干劲,发挥智慧,本身头脑灵活又有知识的他决定今后通过养猪改变窘迫的生活。他选择在远离村口自家承包田地里盖起了2间猪舍,又开挖了11亩鱼塘,养了4头母猪。到2017年底又扩建了4间猪舍,养殖母猪达到10头,2018年滚雪球式的养殖规模,如今猪圈达到了300平米,连续3年养殖猪出栏达到80头。 有了正能量的加持,王敬由夫妻俩起早贪黑,两个人辛勤劳作,加上县残联的政策扶持及帮扶责任人关心支持下,王敬由夫妻俩不止饲养猪,还另外养殖鸡、鸭、鹅共200多只,大大提高了家庭的整体收入,也为了让智力残疾儿子和孙女的康复,老王夫妇俩还把儿子送到亲戚身边带着干(工地出苦力活的一种),自己带着孙女在家教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家庭收入从多年前的一年四五千收入,变成了年收入近6万多元。
由于长期的劳累,身体的透支,2017年初他和老伴俩人双双心脏安装起搏器和心脏搭桥共花去十多万元。由于是建档立卡扶贫户,享受医疗医保政策,俩人当年医疗费用减免近6万多元。2017年6月,政府还为他们一家进行了危房改造,如今一家四口住在焕然一新的房子内。
如今的王敬由腰杆子挺起来了,精神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俩已经没有当年那种因为自己一家是残疾又是贫困户而感到自卑的感觉,夫妇俩的勤劳更改变了左邻右舍对他们的看法。
由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全面开展,给老王一家带来了奔向幸福生活的极大信心。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以及发挥自身能力,努力拼搏,使王敬由一家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也成为其他贫困户学习的榜样。
残疾人王敬由很自信的说:有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怀,有了上级残联的政策,我们自身要勤劳,不勤劳,再好的政策也没用,政府能帮我们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剩下的要靠自己了。现在我觉得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感谢共产党的好政策,感谢新时期扶贫的好待遇,感谢帮扶责任人。他说,自己脱贫后会把贫困名额让给其他比他还困难的人。我并不觉得贫困户是多么光荣的事情,现在政策这么好,总不能坐享其成等着别人给,别人给的始终没有自己劳动得来的踏实。今后我也要像陈良枝一样示范带动其他残疾人脱贫……(全椒县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