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县文广新局“送戏进万村” 任务提前圆满完
时间:2018-08-02 14:48:23
来源:
截止2018年7月底,全椒县圆满完成了2018年民生工程“送戏进万村”94场演出活动。在本次活动中,县文广新局坚持做到“早启动、抓落实、严质量、重影响”四个工作重点,力促任务提前圆满完成。
“早启动”。为了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县文广新局从2017年底就开始筹备2018年“送戏进万村”活动招标工作,于2018年1月2日正式对外发布公告,通过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招标。在招标工作顺利结束后,于年前2月11日演出正式启动,首场演出在襄河镇八坡村拉开大幕,并在春节期间就开展了20场演出,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春节期间的文化生活和扩大了群众收益率。
“抓落实”。在实施过程中,县文广新局加大监督力度,解决各种突发状况,确保每一场戏演的精彩、演的安全,让老百姓看得舒心、看得放心。一是县局成立监督小组,不定期到演出现场进行抽查;二是发挥属地监督作用,明确镇分管领导和文化站长的职责,对属地内演出服务质量的监督作为乡镇文化工作考评的一项内容,确保每场演出站长亲自监管;三是要求演出计划提前上报县局并公示,广泛接受社会的监督。
“严质量”。在招标过程中,县文广新局严格把关采购条件,对外公开招标,在节目要求上明确要必须根据群众的需求,围绕党的政策、政府的中心工作创作编排一批贴近时代、贴近农村生活、符合群众口味、贴近农民需求的文艺节目,且可演剧(节)目不少于20个。在演出服务单位规模上要求具备一定规模,为演出质量提供必要保障。同时,要求演出单位进行全过程照相和视频摄录,每场演出后,及时提供不少于6张不同位置的照片和视频于县局审核,并及时将演出计划及演出现场视频上传省“送戏进万村”管理系统平台。发现质量不合格的立即要求重新演出,严格要求演出单位每一场都提供高质量的演出服务。
“重影响”。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在演出过程中发放宣传折页等方式提高农民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演出背景统一制作“安徽省文化惠民工程.送戏进万村活动”标识。二是建立送戏进村服务反馈和群众满意度测评制度,每场演出由镇文化站现场发放填写群众满意度测评表,并填写统一制式的服务回执单(见附件),经演出地行政村委会盖章后,报县级文化管理部门存档备查。根据满意度测评情况对活动进行绩效评估,力求“送戏进万村”活动发挥最大的惠民实效,使群众能够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孙莉 常亮)
“早启动”。为了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县文广新局从2017年底就开始筹备2018年“送戏进万村”活动招标工作,于2018年1月2日正式对外发布公告,通过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招标。在招标工作顺利结束后,于年前2月11日演出正式启动,首场演出在襄河镇八坡村拉开大幕,并在春节期间就开展了20场演出,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春节期间的文化生活和扩大了群众收益率。
“抓落实”。在实施过程中,县文广新局加大监督力度,解决各种突发状况,确保每一场戏演的精彩、演的安全,让老百姓看得舒心、看得放心。一是县局成立监督小组,不定期到演出现场进行抽查;二是发挥属地监督作用,明确镇分管领导和文化站长的职责,对属地内演出服务质量的监督作为乡镇文化工作考评的一项内容,确保每场演出站长亲自监管;三是要求演出计划提前上报县局并公示,广泛接受社会的监督。
“严质量”。在招标过程中,县文广新局严格把关采购条件,对外公开招标,在节目要求上明确要必须根据群众的需求,围绕党的政策、政府的中心工作创作编排一批贴近时代、贴近农村生活、符合群众口味、贴近农民需求的文艺节目,且可演剧(节)目不少于20个。在演出服务单位规模上要求具备一定规模,为演出质量提供必要保障。同时,要求演出单位进行全过程照相和视频摄录,每场演出后,及时提供不少于6张不同位置的照片和视频于县局审核,并及时将演出计划及演出现场视频上传省“送戏进万村”管理系统平台。发现质量不合格的立即要求重新演出,严格要求演出单位每一场都提供高质量的演出服务。
“重影响”。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在演出过程中发放宣传折页等方式提高农民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演出背景统一制作“安徽省文化惠民工程.送戏进万村活动”标识。二是建立送戏进村服务反馈和群众满意度测评制度,每场演出由镇文化站现场发放填写群众满意度测评表,并填写统一制式的服务回执单(见附件),经演出地行政村委会盖章后,报县级文化管理部门存档备查。根据满意度测评情况对活动进行绩效评估,力求“送戏进万村”活动发挥最大的惠民实效,使群众能够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孙莉 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