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品茶茶馆儿_附近100元一小时,万花楼QM论坛,100元5小时上门服务内容

全椒文明网

滁州全椒县2017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时间:2018-02-06 16:15:10
来源:
    近年来,全椒县精神文明建设紧紧围绕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剿鳌⑹导滦问葡挛拿鞔唇üぷ餍戮俅?,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积极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文明办的精心指导下,全椒县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荣获第二届安徽省文明示范县、第三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县荣誉称号,襄河镇、石沛镇黄栗树村成功当选全国文明村镇,江海小学成功入选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

    狠抓环境治理  改善人居环境
    近年来,全椒县结合“三线三边”、美丽乡村建设,围绕“三大革命”,坚持城乡统筹、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同步、城市管理与城市建设并重,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风景美如画   图片来源:全椒县石沛镇
    开展城乡整洁行动。深入推动新一轮环卫保洁市场化,坚持“一把扫帚扫到底”,实行城区市场化保洁全覆盖,把背街巷道纳入市场化保洁范围。农村垃圾治理,通过公开招标将全县保洁任务推向市场,由专业保洁公司负责,生活垃圾全部送往滁州垃圾焚烧场,形成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环卫保洁模式。 全县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各镇成立环境整治管理队伍,共配备890名保洁员,实行路段包保。创新推行“PPP”合作模式,县财政每年安排2600万元服务费,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县域全覆盖。全县共投放垃圾桶1.8万个,新增垃圾清运车286辆,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4吨。
    落实线边整治行动。围绕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巩固“八线一片”治理成果,推进国省道、县乡道、滁襄河、县城周边、景区周边同步治理,县财政安排500万元以奖代补,基本实现县域范围“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形成常态化管护机制,推动环境治理向县乡道路、集镇周边、村旁屋边等区域拓展延伸,全面改善农村环境面貌。
    实施厕所革命行动。全椒县扎实开展农村改厕专项整治工作,健全机制,创新思路,强化举措,目前自然村已完成2479户改厕,在建732户,开工率100%,完工率78%,10月19日完成10个镇2017年预脱贫户厕所验收工作,进展居全市第一。

    强化阵地建设  提升思想水平
  全椒县把活动阵地建设作为提升群众思想水平的重要抓手,稳步推进思想阵地建设,不断完善阵地服务功能,充分发挥阵地堡垒作用,有力促进了思想水平的提升和发展。

文化墙   图片来源:全椒县石沛镇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阵地建设。坚持把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延伸。以乡村少年宫为主阵地,成立高规格的“全椒县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领导小组”, 扎实做好基础设施修缮和基本器材配备工作,因地制宜开展活动。全县10个镇建成12座乡村学校少年宫,实现乡镇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全覆盖。城东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荣获安徽省优秀乡村学校少年宫荣誉称号。积极参加2017年度全市优秀童谣获奖作品征集评选活动,共推荐优秀童谣10余篇,其中江海小学陈诚创作的《节日童谣》入选一等奖,另外1篇获2等奖,1篇获3等奖,2篇获优秀奖。
    加强志愿服务阵地建设。坚持把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为创建文明县的有效载体。县直各单位、各级文明单位都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成立了120支志愿服务队伍。同时,全县成立了四支综合性志愿服务队,即: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和工会志愿服务队;六支专业志愿服务队,即:医疗卫生志愿者服务队、文化志愿服务队、科技志愿服务队、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队、关爱未成年人志愿服务队、法律志愿服务队。各服务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开展了一系列爱民惠民活动、结对帮扶活动、专业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全县注册志愿者达19000余人,成为文明创建的中坚力量。全县以社区志愿服务广场为依托,以雷锋精神为指引,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积极作为,突出重点、创新举措、打造亮点,把社区志愿服务广场建设作为文明创建的一项特色工程来抓。在襄河镇所属13个社区,根据社区人口数和广场面积的大小,选取居民活动相对集中的社区开阔场地,按照不同星级标准,高标准设计规划,严要求建设完成了13个志愿服务广场,率先实现了社区志愿服务广场全覆盖。江海社区、城南社区已建成三星级志愿服务广场。今年以来,供电公司“小红帽”志愿服务队和全椒道德模范“星火燎原”志愿服务项目当选安徽省“月评十佳”志愿服务典型。
    加强宣传阵地建设。为了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个总目标,坚持不懈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广泛进行宣传教育,广泛进行探索实践,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打造了南屏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孝文化公园、星级志愿服务广场、法治广场等,以自然区域和基础设施为载体,以“三个倡导”,“图说我们的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等公益广告为主要内容,是市民接受核心价值观,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阵地。在贯穿结合融入上下功夫,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在坚持不懈、久久为共上下功夫,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新,外化于行,使之成为全社会的群体意识和共同行动。
 
    推进移风易俗  树立乡风文明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广大农村的生活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给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全椒县镇村设立文明乡风 “宣传员”、移风易俗“监督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深入到居民群众中间,宣传倡导文明新风,劝导阻止各类不文明行为,帮助群众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会风貌。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村民理事会清单   图片来源:全椒县石沛镇
    加强舆论引导。通过设立文明乡风 “宣传员”,从扩大正面宣传教育入手,大力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着力营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浓厚氛围。利用农村广播、宣传栏等形式深入宣传婚丧事大操大办的危害,利用镇村道德讲堂,将移风易俗作为必讲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树立起正确的婚丧事办理观念,形成移风易俗的良好社会新风尚。2017年5月20日,全椒县举办了首届“移风易俗 浪漫之约”集体婚礼,并聘请新人担任移风易俗大使,颁发移风易俗新青年表彰证书,在全县范围内倡导了移风易俗、婚事新办、简约节俭,树立了文明健康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引导了广大青年树立良好的婚姻观、消费观和价值观,促进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强化制度约束。通过设立移风易俗“监督员”,指导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村规民约》,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由村党员干部或德高望重的人员担任红白理事会负责人,全面监督工作落实,逐步改变原先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的不良风气。从2012年9月份开始,石沛镇黄栗树村、大季村、枣岭村和石沛居委会4个村(居)分别召开全体户主会,选举产生了村民理事会。由理事民主推选出理事长和副理事长各1名,理事5-7名。在选举产生的村民理事会成员中,有老干部、老党员、致富带头人以及县人大代表等。理事会分为施工、监理和理财三个小组,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村民理事会作为村两委和群众之间的桥梁发挥了沟通协调和示范引领作用,能够真正代表群众的心声,真正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
    化解矛盾纠纷。设立矛盾纠纷“调解员”,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人民调解工作方针,立足调解,着眼预防,既要抓早抓小抓苗头,在预防上花力气,又要及时妥善有效地调处矛盾纠纷,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难事不出区、矛盾不上交”的目标,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控制在初始阶段,解决在萌芽状态和基层。全椒县全面落实“枫桥经验”,注重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发挥基层调解委员会的功能,建立完善人民调解、治安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体系,筑好“第一道防线”。镇村基层成立了126个调解委员会,配备了879名人民调解员。同时,采用“以案定补”“以奖代补”等形式落实调解员调解经费,调动了调解员的工作热情,提高了工作实效。

    宣传“全椒好人”  凝聚道德力量

表彰道德信贷示范户   图片来源:全椒县文明办
    评选好人有机制。坚持把选树、宣传、培养道德模范作为提升文明素质的强力抓手。不断完善和改进“全椒好人”评选和推报机制,广泛挖掘群众身边的好人线索。从2011年开始,连续组织开展了五届“全椒好人”评选活动,2016年又制定了月评“全椒好人”机制。2017年度共选出53位县级好人,其中,,1人当选“中国好人,4人当选“安徽好人”, 16人当选“滁州好人”。
    宣传好人有方式。建成好人大道,在主干道儒林大道两边,张贴悬挂宣传好人图像及事迹的公益宣传标牌;建设流动好人馆,到各镇、各社区巡展;打造“道德讲堂+”品牌,以道德讲堂总堂为平台,让“道德讲堂”活动走进纳凉晚会、农民文化乐园、“三下乡”活动和文艺下基层活动;成立“好人宣讲团”,开展“好人宣讲”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通过各种活动广泛宣传群众身边看得见、信得过、学得到的“平民英雄”“凡人善举”,营造浓厚的学习道德模范、崇敬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氛围。
    回馈好人有效果。深入推进“道德信贷”工程。召集农商行、担保公司召开协调会,制定了全椒县“道德信贷”工程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联络员队伍,加强沟通和协调。截止目前完成了对县级以上好人157人的全部走访了解,逐人建立规范的《道德信贷档案卡》,共计授信108人次,授信金额 14450 万元;用信14户,用信金额10778 万元。
 
    深化创建活动  建立长效机制
    巩固创建成果。在文明示范县创建的基础上,聚焦创建重点,对标公民道德、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共服务、公共文化、公共关系、公益活动等七大要素,全县上下广泛动员,深化创建工作,积极行动,形成浓厚的争创氛围,众志成城向更高层次的文明县目标不断迈进。
    开展创建活动评选。深化结对共建机制,开展文明单位与村镇、社区结对共建,推动城乡联创共建、协调发展。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各类创建活动,推动乡风民风美起来。完善家庭文明建设工作机制,开展“最美家庭”、五好家庭评选??刮拿餍T捌姥」ぷ鳎徊脚嘤图猩缁嶂饕搴诵募壑倒郏底龊醚>裎拿鹘ㄉ韫ぷ?,共评选出18所全椒县首届“文明校园”,其中江海小学被评为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开展“最美人物”、文明窗口、问经营户、文明餐饮示范店评选活动,用先进典型激励和带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
    发挥网络作用。建好、用好、管好全椒县文明网,积极报送信息,内容丰富,质量较高,全年度被市网采用300余篇,被省网采用10余篇。做好省网考核工作,连续两季度实现满分。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展示台全覆盖,常态化、标准化更新展示台,展示台成为文明单位对外展示的标志窗口。全年制作完成5个专题,与滁州市文明网联合开展了“2017我在全椒走太平”、“老师,如今的我想对您说”等微博话题,做好网络阵地宣传,积极配合完成网群、网传宣传提示。

今日要闻
媒体报道
文明聚集
春风送暖践文明
传承雷锋精神 绽放时代光芒
全椒党校召开2025年新春动员会
武岗镇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活动
马厂镇:文明实践新篇章 志愿同行暖意洋
石沛镇:“三步”推动文明实践深入落实

友情链接